近年来 ,攻防全国性攻防演练逐渐常规化。演练御攻防演练不仅是势凸对各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能力的大考,更是显何透视未来安全趋势、升级防御策略的做好绝佳窗口。
在技术升级与威胁演变的常态双重驱动下,2024年的化安攻防演练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和新特点 ?这些变化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能力建设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瑞数信息作为多年深耕bots自动化攻击和动态安全技术的专业安全厂商,已连续数年参与国家级攻防演练 ,全防助力众多企事业单位提升攻防演练的亿华云攻防防守竞争力。此次 ,演练御瑞数信息安全响应中心研究员陆攀对今年攻防演练的势凸新趋势做出了预判 ,并为企事业单位构建实战化的显何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 。
2024攻防演练四大趋势凸显
自2016年以来,做好攻防演练已走过九个年头,常态从最初的化安小规模试点,到如今的大范围红蓝对抗 ,攻防演练的执行力度逐年增强。
瑞数信息安全响应中心研究员陆攀表示 ,随着时间的云计算推移,攻防演练的规模越来越大 ,也越来越呈现出攻击力度强、攻击点范围广、防护难度大的特点。
比如,2019年开始出现0day攻击;2021年0day攻击常态化 ,供应链攻击和社工开始展露头脚,第一次出现沙盘推演;2023年更是达到了历史规模之最大,防守队和攻击队都接近300家,且0day 、供应链 、社工成为三大攻击利器 。源码下载
随着攻防演练的快速演进,攻击手法也在不断变化升级。基于历年攻防演练的攻击情况 ,瑞数信息安全响应中心研究员陆攀认为,2024年攻防演练的攻击手法将呈现四大趋势:
趋势一 :0day漏洞转向供应链2023年攻防演练期间暴露出的0day漏洞数量接近300个,web漏洞占比90%以上,基本上覆盖了VPN、远程工具、办公软件 、OA系统 、聊天工具、安全产品等 。源码库换句话说,0day攻击方向已经从之前的业务系统 、安全设备逐步转向个人办公软件 ,从web应用组件转向供应链,即每个人都可能是被攻击的对象。趋势二:多元化攻击近几年攻击渠道也越来越多源 ,从传统的网络接口,演变成各种智能终端 ,如:办公大厅自助机 、摄像头 、微信、小程序 、模板下载APP等 。在这些供应链攻击中 ,攻击方法也是花样百出,结合社工钓鱼玩出了新高度 ,不仅是技术的比拼,还是心理战术的博弈。比如,在2023年攻防对抗中,攻击队利用供应链的的补丁进行投毒 ,建站模板欺骗用户进行升级,从而控制系统;还有各种主题的钓鱼邮件 ,如:简历招聘、举报信 、高温补贴 、社保缴费,让人忍不住点进去。趋势三 :工具攻击更隐蔽 、更智能相较于过去单兵工具作战 ,现在的攻击工具越来越智能化和一体化 。一方面,各种特征流量都被加密 ,难以捕捉到攻击特征,结合代理池的多源低频绕过,更难以被发现;另一方面,一体化的攻击工具可以实现一键快速打点,自动实现资产指纹收集、漏洞自动检测 、利用以及获取权限等功能 。此外,攻击队还精心设计了专门接口 ,以加快攻击过程,实现工具集成化、平台化 ,形成完整的自动化攻击链 。趋势四:API接口成为主要攻击目标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 ,最近两年攻防演练计分将数据分提到了新高度,API接口由此成为了主要的攻击目标,对API发起的业务攻击层出不穷,如 :Swagger文件、撞库 、批量获取数据等 。
如何做好常态化安全防御 ?
随着攻防对抗强度的加大,安全工作者“疲于奔命”的感受越来越深 。在攻防对抗中,攻易难守,攻击只需要突破一个点就可能拿下目标 ,而防守者却要面面俱到。尤其是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扩张 ,攻击面也在与日俱增,安全运营成本不断增高。
面对这种被动局面,作为防守方的企事业单位该如何应对不断升级的攻击手法 ,构建常态化的安全防御体系 ?对此,瑞数信息安全响应中心研究员陆攀给出了四个对策:
防御策略一:战线整理-缩小攻击面攻击的本质是信息收集 ,收集的情报越详细,攻击难度也就越小 ,成果也就会越丰富。因此,防守队可以进行战线整理,加大攻击队信息收集的难度,缩小攻击面 。同时 ,做好以下六点 ,能够减少90%以上的攻击面:
敏感信息排查:排查扫描敏感信息是否有泄露到公网上,如源码 、账号密码 、人员信息等。攻击面收敛:排查攻击面 ,如常见的网站后台、测试系统 、僵尸系统、高危服务端口等 。攻击路径梳理 :梳理每个业务系统的访问路径 ,尤其是重要系统 、全国联网系统。安全措施排查 :梳理每个系统的安全防御情况,如安全补丁、访问策略、安全加固定等。外部接入网络梳理 :梳理外部接入情况 ,如上下级单位、供应链服务商的网络接入等。隐蔽入口梳理:梳理隐蔽入口的梳理 ,如私自搭建的WIFI、不用的VPN入口、远程办公等。防御对策二:供应链安全面对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攻击,可以基于以下四点来建设:
供应链管理策略,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将软件供应链安全融入已有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体系中 ,审查供应商的安全实践、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等;保障供应链完整性验证